一般認為古代"情人節"有三個,元宵、上巳、七夕。上巳節(農歷三月初三)是情人節但更像"相親節"。這一天藏在深閨的女子外出踏青,如杜甫所...
一般認為古代"情人節"有三個,元宵、上巳、七夕。上巳節(農歷三月初三)是情人節但更像"相親節"。這一天藏在深閨的女子外出踏青,如杜甫所說"三月三日氣象新,長安水邊多麗人"。另外,古代還有高端相親節叫"同年"大會,是專為新科進士設置。
古代高端相親會:"同年"大會
"洞房花燭"與"金榜題名"的有機結合,是中國古代長期的一種風俗。唐朝時,每逢朝廷舉辦科舉考試,全國秀才們奔赴長安。發榜那天,參加應試的秀才都擠著去看榜,凡中了進士的,便湊錢一起到當時長安城景致最好的曲江池畔,舉行"同年"大會。唐代進士非常難考,報名應試數十萬人,最后錄取的進士卻不過幾百人,考上的就顯得特別"金貴"。
所以在新科進士舉行"同年"大會這天,城里的待嫁美女傾城出動,涌向曲江尋找意中人。如果相中了,告訴父母再找個媒人去提親,而且大多是當即舉行婚禮。王公勛貴以及一般官僚,也會在新科進士中為女兒挑選如意郎君,同樣是當即拜堂。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,當然也不忘借賜宴新科進士之機為自己的女兒挑選駙馬。不過,公主挑選的一般都是進士群中的第一名---狀元郎。由于眾多的新科進士大多都會被人選為女婿,"金榜題名"與"洞房花燭"也就聯在一起密不可分了,而且延續了上千年。
★古代最大"相親節":女兒節以詩展才藝
三月三,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,也是古代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,也是真正的古代情人節。這一天,藏在深閨的女子終于可以外出了,她們在河畔嬉戲、插柳賞花,如杜甫所說"三月三日氣象新,長安水邊多麗人",所以這個節日又稱為"女兒節"。而男子們也分坐河渠兩旁,在上游放置酒杯,酒杯順流而下,停在誰的面前,誰就取杯飲酒,以曲水流觴的方式吸引意中人。如果雙方對上眼了則一起漫步灞上,折柳相贈,嘯聲不斷。
★古人"情人節":元宵節玩燈下邂逅
這個節日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,既是古人約會的最佳日期,月影疑流水,春風含夜梅,一起賞花燈,逛花市,盡情玩耍。同時,這一天也多少帶著笑語盈盈的"相親"色彩,自有一番"眾里尋她千百度,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"的浪漫。
★古代"夫妻節":七夕節不是情人節
這是一個在今天被當成"情人節"來過的節日,不過民俗專家們呼吁這個節日正確來說應該稱為"夫妻節"。因為在中國傳統社會,情人與夫妻涇渭分明,牛郎織女更像是分居兩地的夫妻。